胡星铭:高产与质量

我希望自己每年能写5篇论文,每篇论文都受到两个(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审稿人(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公正而严格的检验,即使全部被拒,也没有关系。

我不希望自己每年只写1篇论文,写出来就(因为约稿或大佬推荐)直接发表在著名哲学期刊,没有受到任何公正、严格的检验。即使我的论文事实上很优秀,我也介意以对别人不公正的方式将它发表出来。

我自知才力不足,而哲学界又充满争议,从不指望自己发表的论文能得到1/4以上同行的欣赏,但我很介意发表一篇只有自己(以及导师+编辑)觉得优秀的论文。我希望我发表的论文,至少得到两个专家(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的欣赏。

当然,如果有毕业/晋升/考核方面的压力,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会经不住“能发一篇是一篇,别问我怎么发”的诱惑。毕竟不是圣人。这时就需要期刊建立一套完善的审稿制度,来约束我们。

很多人把发表低劣文章的责任转移到作者身上。他们认为,要提高文章质量,作者必须少写。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写低劣文章,是个人自由,想写多少就可以写多少,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让低劣文章发表出来。但这是编辑的责任,不是作者的责任。

从作者角度说,多写不一定文章质量低,少写不一定文章质量高。对于才能低、没有受过良好训练,并且没有审稿人严格把关(写一篇发表一篇)的人,无论写多还是写少,文章都不会好(当然,写得越多越糟糕)。这些人需要先补课。对于普通人而言,多思考,写得慢,好像有助于提高文章质量。但照我个人经验看,并非如此。前后思考5年,修改50遍的文章,质量可能远不如思考1个月,修改5遍的文章。十年磨一剑,可能会磨出一把好剑,但更可能把剑磨残了。对于才高之人,即使为了金钱随随便便写一篇,也可能是经典。这样的人如果非常努力,精力又好,就会非常高产。不必篇篇是经典,但总体质量,一定高于同行中的普通人。要求这些人少写,只写类似《理想国》经典,显然不合理。

其实,大多数著名哲学家都很高产。已经逝去的著名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休谟、密尔、胡塞尔、海德格尔、杜威、罗素、萨特、罗尔斯、德里达等,都超级高产。活着的著名哲学家,如哈贝马斯、塞尔、Kitcher, Sosa, McDowell, Goldman, Zagzebski等等,也大多超级高产。与之相对照,英美有许多普通的哲学教师,一辈子只发表4-5篇论文,没有一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这不是说,高产就一定好,写的少就一定不好。这只是说:一篇论文/一本书是否能成为经典,跟一个人是否高产,没有相反的关系。

真正的问题不在作者是否高产,而在期刊审稿是否严格——编辑是否邀请真正研究相关问题的专家匿名审稿,这些专家是否尽到学术守门人的义务。

2019年5月11日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WooThemes

Skip to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