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铭:发表压力与杰作神话

美国哲学系分析哲学居主流,但搞分析哲学的,发表压力特别大。我在宾大的合作老师,2013年博士毕业,去年刚上副教授,从2008年开始发论文,发表了33篇论文,9篇书评, 1本专著,1本编著。另一个搞知识论的宾大老师,2012年博士毕业,发表了19篇论文,刚刚评上副教授。最近宾大哲学系招了一个助理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从2015年开始发论文,发了19篇。整个英语世界,声誉较好的哲学期刊大概50个左右,大多数发表量很少(一年在25–30篇左右,有些期刊更少,像Philosophical Studies和Synthese这类发文很多的期刊比较少),并且审稿非常严格,竞争性极强(全世界哲学家都向这些期刊投稿)。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宾大这些年轻老师依旧如此高产(很多文章发表在国际声誉极高的期刊上),不仅仅因为是聪明,更是因为无比勤奋。

据Colorado大学的一个老师跟我说,在美国最普通研究性大学,做分析哲学,6年至少发5-6篇论文,其中2-3篇顶刊,才有拿到tenure的可能,但在有竞争时希望很小。当然,如果拿过优秀教学奖,或者有一两篇论文在6年之内有较大的影响(比如被同行引用超过30次),数量少一些也没问题。但这个太难了。教学奖很难拿到。即使发在顶刊的论文,6年内被别人引用超过5次的也不多。感觉评审者的心态是:如果你教学一般+写的东西没几个人引用+还写的很少,就不要再继续搞这一行了。

国内很多期刊因为审查不严格,发论文靠人情关系,导致一些“有关系”的人每年发几十篇C刊论文,而许多“没关系”、勤勤恳恳做学问的人每年发表一篇C刊论文都很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一种论调的流行:文章发得多,必然写得很差。这个观点也许适用于国内的情况,但并不符合西方哲学界。英美著名哲学家,绝大多数都超级高产;德国和法国的著名哲学家似乎更高产

很多人文章发的少,是因为有写作障碍。美国学者Joli Jensen写过一本书,分析各种写作的心理障碍。有一种障碍是“杰作神话”:我之所以不写,是因为我要写就写最杰出的文章。“杰作神话”不但妨碍写作,而且会造成有毒的学术氛围——被“杰作神话”蛊惑的人在自己“难产”的同时,会否定自己过去的著作(“我之前写的东西是垃圾”),鄙视勤奋写作的同行(“他们在制造垃圾”),打击年轻人写作的热情(“不要轻易动笔”)。Jensen说:

In order to feel better about their own efforts, magnum opus–afflicted colleagues deprecate the work of others to prove that no one else is creating masterpieces either. They make it their job to show just how flawed everyone else’s work is (while deflecting attention from their own inadequate-seeming efforts). They are cutting others down to size so that they can feel a little bit bigger—like the slightly taller mayor of Tiny Town. This kind of snide criticism of others doesn’t help them get their own writing done, and it poisons the atmosphere of their department, college, university, and field.

没有作品是完美的。杰出是个程度概念。“不是最杰出的文章,就是垃圾”,跟“不是最杰出的人物,就是垃圾”一样,是充满毒性的观念。

2019年6月10日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WooThemes

Skip to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