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铭:不能让本科生知道

我在美国念博士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批评导师的观点。导师觉得很好,建议我投某期刊。过几天后,导师告诉我:那期刊找他审我的稿子,但他拒绝了,请编辑找别人审,因为他知道作者是我。

前年,任会明老师告诉我,有个哲学期刊找他审稿。他知道是我的稿子,立刻回信拒绝,让编辑找别人审。

去年,我的另外一个美国老师告诉我,有个哲学期刊找他审稿。他知道是我的稿子,立刻回信拒绝,让编辑找别人审。

不审知道作者是谁的稿子,是美国哲学界的一条规则。我们很容易对人有偏见: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不知道作者是谁,才能保证这种偏见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论文的评估。严肃的作者也想知道,在不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一个内行会如何评价他的稿子?

但进入国内学术界后,我了解到:

  • 一些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靠约稿,基本不看年轻学者的投稿。
  • 有人审稿,看到熟人文章,立刻打电话给那人,说:你文章在我手里,放心吧。
  • 有人发论文,特别是发所谓一流期刊,几乎全靠导师组稿或推荐。导师不但在留校任教上保驾护航,连评副教授的论文都帮学生搞定。
  • 有人为拿到国家社科基金,在评审阶段四处打听自己的申请书在谁手上,然后打电话给评审专家拜托。

我原来也知道国内学术界的问题,期望并不高。但当自己进入这个圈子,真真切切看到各种操作和表演后,仍感到非常惊愕。国内学术界台面上的规则并不少,但对这些规则有敬意,并严格按规则做事的人并不多。玩弄这些规则的,则有很多。

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如果本科生知道我们这个圈子太多人靠人情发论文,他们还会对我们搞的学术感兴趣吗?他回答说:所以不能让本科生知道。

但我觉得,只有让本科生知道一些真相,中国的学术才会有更好的将来。

2018年3月5日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WooThemes

Skip to toolbar